008  

設計適當的挑戰,讓孩子體會失敗,享受成功
為了使孩子能夠健康成長,並且具備良好的個性,父母可以在孩子的生活中巧妙地設置一些挫折與困難,不過,父母也要觀察孩子的個性,別盲目地設置挑戰,打擊了孩子的自信心與積極性。

如果生活當中沒有任何挑戰,那麼孩子是不可能進步的,他的學習也會十分有限,這是具有學理根據的。認知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,孩子的主動學習,源自于孩子的所見所聞與所知產生“衝突”,經過自行調整並且達到平衡後,可以因而獲得更多更廣的知識。例如,父母告訴孩子天上飛的是小鳥,孩子把這個新知識放進大腦裡,下一次,他看到天上飛的動物,就會認定他是小鳥。但是父母又告訴他,這種生物叫做蝴蝶,這樣的訊息在他大腦裡會產生衝突,所以他的腦袋會開始分析,並且解釋小鳥和蝴蝶有什麼不一樣,假如再看到會飛的生物,該如何判斷是小鳥還是蝴蝶。?通透過這樣的練習,他可以分辨小鳥與蝴蝶之間的差異,也知道原來在天上飛的除了小鳥之外,還有蝴蝶,這就是所謂的增長知識的過程。
換句話來說,如果孩子一直不斷在做他已經學會的,或是父母已經教過的,那麼孩子就沒有辦法利用自己的能力,去學習到新知識,更不可能面對難以預測的挑戰。因此,家長在挫折教養中,應該要不斷地給提供孩子提供一些小小的挑戰,讓孩子練習增進知識的能力,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除了皮亞傑之外,心理學學者維高斯基更進一步地強調,這些所謂的“挑戰”,必須要接近孩子的能力,否則,這些“挑戰”對孩子而言,是沒有意義的。舉例來說,如果父母跟一個隻認識數位1-10的孩子介紹一百元和一千元的鈔票,那就等於是對牛彈琴,因為孩子根本還不瞭解一百和一千的差異,更不用說一百元和一千元的意義了!由此可知,父母提供給孩子的挑戰,必須要貼近孩子的年齡、接近孩子的能力,有一點點難度,但是又沒有超越孩子的能力範圍。
在一個充滿刺激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,當他面臨生活或學習上的困難時,比較容易克服,也不容易出現退縮,因為他可以從舊有經驗中,尋找可行的解決方案,而不只是依靠成人所告知的答案。然而,面對不同年齡的孩子時,我們必須用不一樣的方法提供豐富的環境刺激。

嬰兒期
一般來說,當孩子大約三、四個月時,他已經可以揮動自己的雙手,有意、無意地碰觸他身邊的物品,父母在這個時期可以提供給他一些小玩具。例如,碰了就會發出聲音的鈴鐺,或是踢到後,會開始旋轉的吊飾。
一開始,這些小玩具就要放在孩子伸手可及之處,讓孩子發現那個物品會因為自己的動作而有所反應,並且受到他的掌控。當父母發現孩子已經知道觸碰可以讓玩具反應的時候,就可以把玩具吊在稍微遠一點的地方,促使孩子必須經過稍微的努力,才可以觸碰得到,進而使玩具出現反應。
這個年齡層次的孩子,他知道身邊的一切都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,不過,當他發現小玩具會因為他的動作而有所反應,將會令他感到非常高興而且驚訝。但是,父母要切忌把玩具放在遠方,導致他怎麼努力都觸碰不到,可能會讓孩子失去挑戰的興趣,反而會造成反效果。
市面上有一些玩具,掌控權不在孩子身上,而是在玩具本身。例如,電動的音樂盒,或是一些用開關控制的旋轉玩具,這些玩具對孩子而言,只有聲光刺激的效果,沒有實際學習的效果。事實上,簡單基本的手動玩具,才是對孩子最有幫助的,才能讓孩子體會到,只要努力就可以獲得所期待的回應。

嬰幼兒期
還記得兒子剛學走路的時候,因為步伐不穩定,所以看起來搖搖晃晃,但是我和老公還是放手讓他自己走。有一次,兒子在路上跌倒了,我們兩個就站在旁邊看著他,讓他自己慢慢站起來,然後若無其事地繼續往前走。當時,旁邊正好有一位婆婆經過,不客氣地看著我們說:“你們兩個怎麼這麼狠心,孩子跌倒了,也不扶一下。”我們夫妻倆互相看了一眼,繼續走在兒子後面,看著他無所畏懼地向前走。
或許很多人會像上述的婆婆一樣,認為我們是很殘忍的父母,但事實上,這個階段的孩子,正在學習控制自己的身體,去完成各式各樣的動作以及目標,大人們其實不應該干涉太多,只要確定周遭環境不會讓孩子受傷,就應該讓孩子自由地闖一闖。
有些家長看到孩子跌倒,馬上大聲喊叫,孩子剛好出現哭泣聲,父母以為孩子是因為跌倒、受傷而哭,其實不然,孩子可能是被大人的大聲喊叫嚇哭的。除非是臥病在床,否則孩子比我們想像的 要堅強許多,走路跌倒對他而言,只是個小挑戰。
很多家長都擔心孩子太累,所以一直抱著孩子,不讓他練習走路;或是擔心地上太髒,導致孩子生病,所以不讓孩子爬;或是擔心孩子亂玩、亂吃東西,而把孩子關在娃娃床上。其實這些都是不正確的觀念。
嬰幼兒時期的孩子本來就應該多運動,因為多動才可以多學。如果父母沒有給予他適當的運動或練習的機會,日後多少都會出現感覺統合的問題,因為他錯過了感覺身體能力的時機。
在前面提到的感覺統合失調,簡單地說,就是所謂的動作不協調,因為他在關鍵的發展階段沒有足夠的刺激以及練習,所以他的身體動作沒有辦法協調。
一般來說,感覺統合能力差的孩子,學習狀況也會比較差,造成他的注意專注力不容易集中,而自我行為控制也會較差。所以,在嬰幼兒期的階段,父母一定要讓孩子多運用他的手、腳,並且多動多爬,讓他做一些簡單的運動,不要把他關在娃娃床上,也不要把他放在螃蟹車上,畢竟,這些保護措施或學步道具,對於感覺統合能力的訓練都是沒有幫助的。

幼兒期
孩子進入幼稚園之後,他會有很多面對挑戰的機會,但是我要強調的是,孩子需要面對的是身體、能力上,而不是知識上的挑戰。
有些幼稚園會強調孩子的知性學習,例如,背唐詩、學英文、算數、寫國字之類的科目,這些都不是學齡前的幼兒應該學習的事物。
這個年齡層的孩子,最需要的就是身體能力的培養,學習能力的培養,像是挑戰孩子的自理能力,例如,自己穿衣服、自己穿襪子、自己吃飯、自己動手完成一個作品,而不是知識的學習。

在知能的學習上,孩子要學習的是“學習知識的技巧”、“解決問題的方法”,而不是“知識”,父母需要留下一些疑問給孩子,讓他想辦法找到答案,而家長能夠做的,則是仔細觀察孩子獲得答案的方式,因為知識是永遠學不完的,唯有學會獲得新知的方法,孩子才能在往後的日子裡,靠自己學習到更多的技能。

雖然那些教導孩子學英文、背唐詩的學校,可以讓父母馬上看到孩子的學習成果,但那都是一時的成績。因為背誦的東西,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遺忘,但是學習能力則不然。舉例來說,我剛剛提到的那家幼稚園,裡面的孩子升上一年級之後,成績都是名列前茅,而其他那些從私立幼稚園中班就開始學習“ㄅㄆㄇ”的孩子,成績明顯不如他們,父母一定很好奇為什麼會這樣。?

其實原因很簡單,在這家幼稚園的孩子,他們具備學習的能力,擁有學習的熱忱,但是,那些私立幼稚園的孩子,從小就被強迫背誦,導致他們喪失學習興趣,相較之下,差異就一目了然。

兒童期
這個階段的孩子,已經瞭解“等一下”的意義與目的,所以,父母可以開始進行“延後滿足”的能力培養,也就是另一個影響孩子忍受挫折的重要能力。所謂“延後滿足”,指的是能夠犧牲眼前的誘惑,以獲取未來更大、更好的成果目標。例如,父母告訴孩子,現在不能吃糖果,吃完飯才可以吃霜淇淋等。
一般來說,零到五歲的孩子往往沒有辦法忍受眼前的誘惑,直到六歲以後才逐漸具備“延後滿足”的忍耐力,一旦孩子具備這項能力,等於是朝著高挫折忍受力的目標邁進了一步。
根據研究發現,父母的行為可以提供給兒童“延後滿足”的訓練,通只要透過教導孩子轉移注意力的策略,或是讓孩子瞭解現在的行為與未來結果之間的因果關係,甚至是當孩子表現出有耐心的行為時,應馬上給予稱讚和鼓勵,這些做法都可以促進兒童“培養忍耐力的提高”的發展。
此外,研究也發現,在學前階段就有高耐能力的幼兒,到了青少年階段,他們在課業、人際、自信和排除壓力方面,都有較好的表現。因此,父母不妨多運用良好的行為策略,幫助孩子及早培養出自我控制的能力。
有很多時候,孩子會因為家長的照顧而失去獨立自主的機會。因為孩子在我們身邊時,我們難免會想要幫他們做些什麼,但是,父母無法確定孩子是否能夠自立。再加上許多能力不足的孩子,一遇到困難就無力應付,時常被挫折壓得喘不過氣,導致父母緊抓著孩子不放
實際上,孩子的處事能力都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形成和發展的,很多事情可以開始讓他們自己做,例如,自己洗澡。剛開始的時候,父母還是要陪在孩子旁邊,讓他自己洗,漸漸地,我們可以兩、三天讓他自己洗一次,只要耐心在浴室外等候,甚至可以做自己的事情,最後,孩子就可以養成自己洗澡的習慣。


除此之外,洗自己的碗筷,疊自己的衣服等,都是孩子可以動手做的家事,有些家長會讓孩子負責倒垃圾,有些則讓孩子輪流洗碗,其實,這些家事都是生活中的挑戰。
雖然剛開始做的時候,孩子多少都會感到挫折,但是,只要家長耐心陪伴,慢慢地放手,孩子絕對可以做得非常完美。相反地,如果我們一直都不讓孩子嘗試,等到他具備能力的時候,還是不會做事,因為他沒有習慣也沒有動機。由此可知,父母千萬不能輕視那些讓孩子能夠對生活負責的日常家事。
現在的孩子都生活在家人的關注與寵溺中,很多事情都不需要自己動手、出力,所以就導致孩子在遇到問題時只想著找別人幫助,而不去想辦法,遭遇到困難後也會一蹶不振。因此,家長們要根據孩子的年齡段,選擇適合孩子的挫折鍛煉,幫助孩子勇敢面對失敗,在挫折中讓自己成長得更好!

 

arrow
arrow

    觀真圓謝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